

|
|
| 研究发现,通过改变一个氨基酸,科研人员在一个实验小鼠模型中引发了一种感染性朊病毒的自发形成,并且重现了克雅二氏症(CJD)的特征症状。朊病毒是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它劫持了活细胞并逐渐破坏人类、牛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组织,根据朊病毒蛋白(PrP)突变具体位置的不同,它导致了差别很大的临床症状。Susan Lindquist及其同事比较了3种小鼠细胞系,这些细胞系都表达了有单个氨基酸差异的同样的朊病毒蛋白(PrP),从而研究两种人类海绵状脑病的单独的遗传差异,这两种病分别是克雅二氏症(CJD)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把两种此前建立的小鼠系——一个正常的小鼠系和一个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模型——与为这项实验培育出的遗传性克雅二氏症(CJD)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该研究揭示,表达这些突变朊病毒蛋白(PrP)的小鼠都自发产生了朊病毒,可以在小鼠之间传播,产生类似于人类克雅二氏症(CJD)或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的症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