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niplast
首页
解决方案饲养设备消毒设备实验设备新闻资料联系我们
technology. services. tomorrow. together
         目录>>2010年制药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15强
 
新闻和资料
  Inscopix开发的微型荧光显微镜nVista …
  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徐涛:构建国际一流生…
  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生物安…
  高安全病原体实验室全球激增引发担忧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实验室…
  河南又一家P3实验室获批建设!在河南农…
  生物科学之生物安全学术沙龙在合肥市科…
  实验室安全,从培训起步



 
No. 1 罗氏制药
  R&D 投入:87亿美元(64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9.1%
  占收入比例: 19.4%
2009年罗氏以87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名列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次席和制药行业榜首。
罗氏并非以制药业的研发投入冠军作为自诩的成本,其真正初衷是想成为最多产的制药企业。与其他所有进行大型并购的制药巨头一样,罗氏在收购基因泰克之后,通过全方位审视其产品线和许可需求以保护其最具核心精华。罗氏以其处理过剩知识产权惯用手法,将一些资产投入新的公司。罗氏拥有大量的人才和在研产品,有充分的资本参与这场游戏。更令人羡慕的优势还在于,罗氏没有其他公司所急需面临的重磅药物近期专利到期所带来的销售下降压力。然而,罗氏也有其难隐之痛,即不得不承受着近年来新药临床试验结果不佳所带来的挫折。
2010年罗氏最大挫折之一便是ocrelizumab III期临床试验的失败。Ocrelizumab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人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这个曾被誉为2009新药研发皇冠上的宝石之一的新药,因发现与严重感染有关而于5月终止研发。治疗糖尿病药物他司鲁泰(taspoglutide)也在今年在临床试验中遭受失败而被搁置。这一系列临床失败再次表明,巨大的研发投入也难以避免日益增加的临床风险。
No. 2 辉瑞制药
R&D 投入:74亿美元(54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2.4%
   占收入比例: 15.5%
辉瑞这位昔日老大在2009年的研发投入有所下滑。在过去的一年里,辉瑞为整合惠氏庞大研发机构费尽心思,但整合后的研发投入却较上年度辉瑞和惠氏研发投入总和(110亿美元)有较大幅度的消减。
今年年初,辉瑞CEO Jeffrey Kindler出台消减30亿美元的庞大研发预算,预计到2012年,研发总预算将缩减至80-85亿美元,届时将与罗氏的研发预算相当。辉瑞与其他新药开发商情形一样,近年来因未能开发出新的重磅级药物替代者而备受指责。批评者希望看到更多的研发外包、更多的合伙公司和更小的内部研发机构。
今年辉瑞以2.25亿美元预付款购进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Dimebon III期临床试验失败,然而这仅仅是令辉瑞时常“荣登”华尔街鞭打柱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失败案例之一。现在辉瑞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临床试验挑战,不得不痛下决心,彻底重组其研发机构。
随着辉瑞将目光聚焦于全球增长最为快速的新兴市场,中国无疑将成为辉瑞未来最大的关注点,其研发业务在亚洲持续扩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No. 3 诺华制药
R&D 投入:70.6亿美元(51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2.5%
   占收入比例: 16.7%
随着去年研发预算的增加,诺华已雄心勃勃地出台了打造中国最大研发中心的计划。借用诺华CEO魏思乐( Daniel Vasella)的话说,“你必须扪心自问,‘未来你的出路何在?’ 答案无疑是在这儿—中国。”诺华已计划投入10亿美元在中国上海建立面向亚洲乃至全球的新药研发开发中心,并计划于2013年在中国市场推出其首个个体化癌症治疗药物。诺华研发负责人最近告诉路透社记者称,“我正在开发针对中国患者的新药,如果我们不能在中国开展首个人体临床试验,我们将破产。我们一直与 SFDA保持密切合作,以了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No. 4 强生制药

R&D 投入:66.6亿美元(48.6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7.8%
占收入比例: 11.3%
       2009年初,强生研发负责人Paul Stoffels 提出“开放性创新”药物开发框架。他指出,未来药物研发游戏的赢家将会是那些懂得如何与生技公司和学术机构合作的人士。他明确告诉《华尔街日报》称,“所有简单疾病的治疗已基本解决,下一代药物和治疗手段将会复杂得多,你需要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将远远超出内部实验室所能提供的一切。”
       开放性创新策略日益成为制药行业的主旋律,少花钱多办事已成为行业追求的目标。强生旗下的杨森制药与无锡药明康德达成的研发合作协议便是典型案例之一,与中国研发机构合作策略也已风靡整个制药行业。
      今年强生还效仿其竞争对手的并购手段出资24亿美元收购荷兰生技公司Crucell的剩余股权,以大手笔扩展其疫苗业务,这也使得强生在欧洲2001年疫苗行业评估中的地位上升。
No. 5 赛诺菲安万特制药
R&D 投入:62.5亿美元(45.6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0.2%
占收入比例: 15.3%
        赛诺菲是2009年研发投入最多的欧洲制药公司。CEO Chris Viehbacher 2008年底上任后便很快成为研发外包潮流的焦点,致力于更多合作伙伴而对内部研发的依赖越来越少。在完成系列合作交易后,今年与哈佛大学签署扩大学术伙伴协议,对产品线进行调整以确定保证未来地位的优先项目。当然,最令人关注的还是今年发起的对健赞公司的恶意收购。随着产品线的重塑,赛诺菲未来两年的研发将侧重于糖尿病、癌症以及眼科用药。
      今年年初,Viehbacher称2009年公司研发投入缩水7%,49个项目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其中17个为III期临床或已提交批准申请阶段的项目。赛诺菲并计划向Covance出售2家研发机构,效仿礼来公司与之达成去年外包协议。尽管赛诺菲重塑研发以获得更多新药上市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其动作之大令人刮目。
No. 6 葛兰素史克制药
R&D 投入:55.9亿美元(40.8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9.5%
占收入比例: 12.8%
葛兰素史克自2009年起计划在美国和英国裁减研发人员850人,主要是临床前和早期开发员工,而研发预算消减14亿美元成为葛兰素紧缩成本的重头戏。研发机构瘦身、架构改变以及加重罕见药物研发等成为葛兰素研发重塑的重点。研发瘦身使其羽翼丰满的生物技术获得新生,出售意大利研发中心以及刚刚入股以镇痛药物研发闻名的生技公司Convergence,葛兰素正在以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No. 7 默克制药
R&D 投入:55.8亿美元(40.7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21.6%
占收入比例: 12.3%
默克并购先灵葆雅后,经过长时间酝酿筹划,年中推出了缩减规模计划,关闭全球8家研发机构,并将研发重点集中于7个关键领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感染性疾病、肿瘤、神经及眼科、呼吸和免疫以及妇科和内分泌。向来以自身研发见长的默克也将目光投向外部,并与礼来和辉瑞联合建立中国研发组织以开发抗癌新药,还与Covance达成了5年基因组研究外包协议。
No. 8 武田制药
R&D 投入:46.4亿美元(33.9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64.3%
占收入比例: 29.5%
     武田最赚钱的糖尿病药物Actos即将失去专利保护,FDA对糖尿病新药审批门槛提高,而兰索拉唑口崩片销售因竞争药物上市已出现下滑,这促使武田下决心大幅裁减美国员工,包括芝加哥研发中心的数百名研发人员,并将研发总部由日本迁至伊利诺斯,以提高其研发能力。武田将研发寄希望于以88亿美元收购的波士顿千年药业,后者上市的多发性骨髓瘤先要硼替佐米或许能解武田的燃眉之急。千年药业在与Seattle Genetics签署合作协议的同时,也加强其内部研发能力,以满足武田的未来市场需求。
No. 9 阿斯利康制药

R&D 投入:42.3亿美元(30.9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12%
占收入比例: 13.5%
阿斯利康研发变革才刚刚开始。今年年初出台了到2012年底消减10亿美元研发预算和大幅裁减研发人员计划,同时根据疾病流行性、成功机会以及患者赔付可能等对研发线进行了取舍,决定放弃10个具体疾病领域的自主研发:血栓、胃酸反流、卵巢和膀胱癌、系统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双极情感障碍、抑郁和焦虑、丙型肝炎和疫苗等,而留下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动作之大,令人咋舌。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是阿斯利康旗下独立运作的生技公司MedImmune的主攻方向。此外,今年阿斯利康设立研发总裁一职,原辉瑞研发高管Martin Mackay出任此职,能否引领研发团队度过特殊时期,人们拭目以待。
No. 10 礼来制药
R&D 投入:41.3亿美元(30.1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12.6%
占收入比例: 19.8%
在大型收购成为大型制药公司追逐潮流之际,礼来特立独行的运作模式令人关注。CEO John Lechleiter 下定决心依赖自身产品线和收购中小公司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利润。礼来已达成不少协议以扩充其产品线,但今年的新药研发却屡受挫折。糖尿病药物 Bydureon两度遭到FDA的批准驳回,2009年曾被看好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semagacestat 却在今年两项III期临床研究均未达到预期目标而停止开发,扩建不久的新加坡研发中心将在3-5年内关闭。但哈佛出身的Lechleiter并不避讳研发模式的改变,礼来与多家CRO进行不同层次的合作,建立全球研发网络模式,以使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利用,大大增强研发效率,其中与Covance公司达成的 10年研发合作模式成为众多大型制药企业效仿的典范。但礼来的研发模式成为研发改革的先驱还是先烈,尚需拭目以待。
No. 11 百时美施贵宝制药
R&D 投入:34.8亿美元(25.4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1.7%
占收入比例: 16.9%
今年年初,百时美施贵宝三年来首次与投资界畅谈研发前景,声称在过去7年中已推出10个新药,另有60个开发中的化合物,7个正在进行全面研发。处于 III期临床的候选药物包括治疗黑色素瘤新药ipilimumab ,分析家认为该药具有重磅级新药的潜力,FDA将在年底前做出是否批准上市的决定。
作为研发管线改革的关键一步,百时美施贵宝通过收购生技公司Medarex获得了ipilimumab的开发权。其他处于III期临床或提交批准申请的新药还有dapagliflozin(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剂,降糖药)、belatacept(器官移植抗排斥药)和apixaban(抗凝药,但上周最新消息,该药因严重不良反应已决定停止开发),扩大适应症的的药物还有Sprycel(扑瑞赛,达沙替尼,FDA已快速批准用于首次诊断的罕见的费式染色体阳性慢性期慢性骨髓性白血病(Ph+CP-CML)的治疗)、Orencia (风湿性关节炎早期用药)和Onglyza(沙格列汀)。该公司期望在2012年前有5个新药获得批准,这也是弥补专利即将失效的波立维带来的销售下滑的希望所在。但不久前抗癌新药XL-184的开发权又重回Exelixis之手,无疑是对施贵宝的一次不小打击。但总体看来成就大于挫折,在今天看来实属不易。
No. 12 勃林格殷格翰制药
R&D 投入:30.3亿美元(22.1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5%
占收入比例: 17.4%
上月FDA批准勃林格期待已久的抗凝新药Pradaxa(达比加群酯)用于预防心节律异常(心房颤动)患者中风和血栓的发生,有望成为年销售过10亿美元的重磅级新药。勃林格在生技公司投资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近来也不甘落后,今年3月该公司宣布计划向精心筛选的最具潜力的生技公司投资1.37亿美元,以能为将来及时补充产品线做准备。目前该公司的三大治疗领域为心血管、呼吸和脑血管疾病。
No. 13 雅培实验室

R&D 投入:26.1亿美元(19.1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2%
占收入比例: 8.9%
雅培今年的研发故事恰恰反映了业界主要并购后的研发趋势。雅培以70亿美元收购比利时Solvay 制药业务后,紧接着出台节流减员措施,而减员的主要目标便是新收购的部门。9月,雅培计划减员3000人,主要是研发人员。位于Marietta的 Solvay制药工厂将于下年底关闭,荷兰大约500个职位和德国300个职位也在消减之列。
雅培最近成功击退Biogen公司,以4.5亿美元完成对Facet生物技术公司的收购,以丰富其肿瘤和免疫药物生产线。其在研新药包括最后临床研究阶段的多发性硬化症新药daclizumab和其他早期或中期研发阶段的抗肿瘤药物。而Biogen公司是Facet生物技术公司开发daclizumab的合作伙伴。
No. 14 第一三共制药
R&D 投入:18.9亿美元(13.8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12.9%
占收入比例:21.9%
早在2008年,第一三共制药成功收购印度最大仿制药生产商Ranbaxy ,成为新兴市场的早期极力推崇者。这一交易不仅使第一三共获得了Ranbaxy低成本的研发资源,还为其进入最诱人的新兴市场提供了天然优势,也为第一三共制定的未来三年60%的快速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经历了CEO之间的磨合以及FDA对Ranbaxy药品进口的种种限制,该交易并没有第一制药所希望的那样顺利。
同年,第一三共制药还以2.34亿美元收购U3制药,并以6000万美元的前期费用与ArQule达成共同开发抗癌新药ARQ 197和使用新药研发平台的协议。该协议似乎进展顺利,前不久两家公司进一步扩大了抗肿瘤药物研发合作关系。
No. 15 安斯泰来制药
R&D 投入:16.3亿美元(11.9亿欧元)
比上年增加:18.3%
占收入比例:16.5%
2005年由藤泽和山之内制药合并形成的安斯泰来制药,与其他日本制药公司一样,近来成为疯狂的买家,以寻求突破不景气的国内市场,经触角伸向全球其他地方。其扩张的案例便是今年3月宣布的以40亿美元对美国OSI 制药的恶意收购。
为节约成本,安斯泰来关闭了在美国Ardsley 和 Melville的工厂。但在新药交易方面,它与其他制药企业一样,出手大方,并重点关注抗癌新药。一年前,安斯泰来以3.9亿美元与Ambit达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新药的合作协议。但安斯泰来的交易也遭遇不少挫折。2009年安斯泰来欲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CV Therapeutics,但遭后者拒绝,反而促使这家以开发心血管药物见长的生技公司以14亿美元的身价投入Gilead公司怀抱。
 

 

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客户支持 | 新闻资料 | 招聘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sitemap
© 2013 柏安诺科技(粤ICP备13057768号-1),All rights reserved.
Tel:0755-26037791 Email:info@biovano.com